如今,烹飪技術和工具的進步讓身處現(xiàn)代的我們得以享受到比古人更加高品質(zhì)的食物,而釀酒工藝的發(fā)展和經(jīng)濟全球化則為我們提供了來自世界各地種類繁多的美酒。因此,許多人認為現(xiàn)在的酒席要遠遠好過古人的酒席,畢竟千百年前的人們的飲食水平顯然無法和今天相提并論。
誠然,古人的酒宴在客觀條件上沒法比得上享受著科技之便的我們,但這并不代表古人的酒席就沒有我們精彩。相比于現(xiàn)代人在酒桌上往往只是聊天談事,或者進行劃拳等游戲,古人在酒席上的活動要精彩得多。舉例來說,著名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就是書圣王羲之在酒會上所作。那么,古人的酒席活動到底有多么豐富和風雅呢?
上文我們提到了王羲之及其作品《蘭亭集序》,他在文章的第一段中便寫道:
“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這句話是說,他們一行人來到目的地蘭亭后,見到有條清澈的河流,便進行了一種名叫“曲水流觴”的飲酒游戲!坝x”在古代是酒杯的意思,而顧名思義,這個游戲便是參與者分別坐在蜿蜒的河流兩岸,在上游放置酒杯任其順流而下,停在誰面前,誰就要飲盡杯中酒,并即興賦詩。
相傳,曲水流觴的游戲是從農(nóng)歷三月初三的上巳節(jié)派生而來的。最開始,人們相約在這一天舉行名為“祓禊”的儀式,也就是去水邊清洗身體,以祛除災難和厄運。后來,人們又增加了曲水流觴、游春踏青等活動,豐富了節(jié)日的內(nèi)容,也為其增添了歡慶娛樂的氛圍。
提到我國古代著名的酒宴,相信很多人還會想到劉邦、項羽的鴻門宴,盡管那是一場各懷心思的宴會,但席上項莊、項伯的舞劍助興還是令人印象深刻。另外,被認為代表了我國古代藏靈骨泰正品旗艦店工筆重彩最高水平的名畫《韓熙載夜宴圖》也為我們展示了五代十國時期一場完美的夜宴應該是怎樣的。
韓熙載本是后唐政權的進士,后來投奔楊吳、南唐,一直因自己是外來之人的身份受到責難和質(zhì)疑。當時,他眼見南唐國力日漸衰弱,心中憂憤交加,于是常常徹夜飲宴,生活十分放蕩。相傳,當時南唐后主李煜欣賞其才華,便暗中派出擅長描繪人物的顧閎中潛入韓府,將其夜宴的場景默記于心后畫下,打算用圖畫讓韓熙載感到羞愧,從而端正態(tài)度認真做官。
不得不說,顧閎中不單是繪畫技藝高超,還記憶力超群藏靈骨泰功效,他將當晚的宴會分成了五段,每段分別是宴會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首先,第一幅圖畫的是韓熙載與新科狀元郎粲等人一同欣賞琵琶演奏。隨后,韓熙載開始一邊親自擊鼓,一邊欣賞舞姬王屋山所擅長的“六幺”舞。第三幅畫面是韓熙載坐在床榻上小憩,顯然剛才的活動讓他已經(jīng)有些疲倦,但此時不過算是整場歡宴的“中場休息”。
第四幅畫面中,韓熙載脫下正裝,只套著一件單衣,且袒露著胸膛和肚皮的欣賞起了女伎們合奏的管樂。最后,第五幅畫面是韓熙載與眾賓客道別的場景,這也宣告著夜宴的結束。在韓熙載所主持的這場宴會上,音樂似乎才是主角,而這也體現(xiàn)出了當時人們宴會時的風雅。
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也描繪了一幅酒宴的場面,他寫道:
“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
和韓熙載不同,歐陽修的宴會“非絲非竹”,也就是沒有樂器的伴奏,將其取而代之的,是“射”和“弈”。此處的射并非射箭,而是一種從先秦時期就開始盛行的宴飲游戲——投壺。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射箭被認為是士大夫的必備技能,而諸侯宴請賓客時往往會請他們射箭,作為席間娛樂項目。后來,隨著不會射箭的賓客越來越多,門檻更低的投壺就成為了替代項目。所謂投壺,就是把弓箭向壺里投,投入更少的一方就要接受喝酒的懲罰。至于“弈”,則指的是下圍棋,也就是說,歐陽修的宴會上人們會投壺、下棋來助興。
除了上述的這些娛樂項目外,古人飲酒時還有著行酒令的風俗,而酒令細分下來又有著對詩、對對子、猜謎、猜拳、擊鼓傳花等具體項目,藏靈骨泰且不管是文人騷客還是市井小民,都有著自己鐘愛的方式。由此可見,古人在酒席上的活動實在是豐富多彩、風雅無比。